只听那将士接着道:“其中很多人都在高呼口号,联合大明仁义之师,把莫卧儿王朝的奸诈之人赶出境内开通商路,造福百姓”那将士也是断断续续的,不敢大声连续的念出来,显然在百姓口中还有更多激烈的言辞没有禀报。
“住口!”暹罗二王子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大殿外,大声呵斥。不过就算那将士不再说下去了,殿内的众人也都是感觉到一丝的混乱。显然,形势的不利,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大。
“马上彻查,谁在造谣,怂恿百姓!抓到之后严加审问,把幕后指使之人揪出来。”暹罗国王普密芃虱之下,大声道。
幕后之人,他们自然是查不到的了,而百姓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比殿内的所有预料的差!
卢象升派遣了大量的细作进入四国境内宣传大明的仁义,以及大明百姓的富裕生活,这让生活在中南半岛的人们憧憬不已。另外,东吁王朝的百姓纷纷涌入四国,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人们在暗地里痛斥着莫卧儿王朝的罪行!进一步加重了百姓对莫卧儿王朝的仇恨以及对大明的向往。
不用几天,中南半岛的百姓们便都被这种暗流涌动的舆论给洗脑了,而四国上层与莫卧儿王朝的暗中阴谋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这让百姓们愤怒不已,纷纷痛斥各国上层的卑鄙!一时间大明反而成了救世主的形象,让各国百姓脱离苦海一般。
在暹罗国王普密芃下达命令后的第二天,后黎朝、澜沧王国、吴哥王朝的国王们便纷纷派人来暹罗国,要求使臣们马上回国!面对汹涌滔滔的舆论,他们一时间哪里还顾得上与暹罗国商议什么阴谋诡计,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才是目前最为急切的。
而他们的这一切行动,无疑让莫卧儿王朝雪上加霜!密谋流产,是对抗大明还是归顺求和,再也组织不起来了,各国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心思!由于他们的大部分兵力都摆在了北面与大明的军队对峙,国内兵力有限,根本不敢压制百姓,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说服,尽量的甩掉不仁不义的帽子。
几天之后,皇妃拉德里?贝失望的与那英国等四国的使臣离开了暹罗,从海上返回了莫卧儿王朝。而作为俘虏的三十万人,则继续成为俘虏。
在夏柳给的期限到达前,被百姓们搅得头昏脑胀、筋疲力尽的各国国王,终于陆续的派遣了使臣,向大明转达臣服的意愿。当然,他们的条件也颇为苛刻,比如臣服之后他们要保留贵族的地位,一部分的税收仍然要交给他们等等。而夏柳等人则把这些东西全部转给了远在大明京城的朱由检,这一来一去,最起码得三个月,那时候恐怕莫卧儿已经被灭了!哪还有这些国家谈判的份。
成功的谋划了舆论战后,夏柳便把四国以及骆一雷的一万人调整,既然归顺了,那么便是大明的军队,虽然目前大明的命令还没有下达,但是夏柳作为总负责人,还是有权利统领指挥军队的。加上他的威望,百姓们听说要讨伐莫卧儿王朝,纷纷踊跃报名,如此一来,大明的三十万,五国的二十五万,在半个月后向莫卧儿王朝逼近。
莫卧儿王朝的形势急转直下,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而作为曾暗中支持他们的英国、荷兰等国,此时也都撤离了印度大陆,万一大明借故对他们动手,那就悔之晚矣了。所以在他们离开后,派人通过海上的途径,向大明皇帝送了诚意的信函,希望各国加强商业贸易,至于那不开眼的莫卧儿王朝,他们很愿意能够在印度与大明成为新的贸易伙伴,很希望大明能在印度开放更多的港口。
形势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但是,大明的进度并不快!莫卧儿王朝毕竟是一个强国,疆域也颇大,占据了大部分的印度大陆,再加上莫卧儿王朝中还有不少人才,因此经过两个月的战斗,在大明逼近莫卧儿王朝的都城德里时,双方终于陷入艰苦的拉锯战。
统领北面六十万大军的自然是熊廷弼,而南面大军,则是新晋将领卢象升。此时南北大军还没有会晤,北面大军屯兵德里城北,与城内的守军开战争夺战。而南方大军,则扫荡各处残军,把那些逃亡的莫卧儿王朝将士往德里城方向驱赶。逐渐形成了合围的趋势。
在三个月之后,南北大军终于在德里会和,百万大军驻扎莫卧儿王朝的都城之外,那浩荡的阵势便能把城内的人吓死!不过莫卧儿王朝的仍然在坚持,在这一路的扫荡之中,能看得出来,莫卧儿王朝在本国很受拥戴,这也是为什么莫卧儿王朝能够抵挡大明军队三个月的原因之一。
他们征服莫卧儿的策略是招降为主,剿灭为辅,对待俘虏也很和善,加上夏柳一贯执行的洗脑运动,因此大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印度人们的生活,可名声还算可以,很多人把这苦都转嫁到了莫卧儿王朝的皇族头上。因此遇到的坚决抵挡比较少,然而现在真正的与莫卧儿王朝的嫡亲部队交锋了,才感觉到一丝的艰苦,这些人都是皇族嫡系,极为忠诚,城不破,恐怕是不会投降的。
熊廷弼、卢象升以及夏柳等人会晤之后,很快商议了决定!
会晤后的第二天,大明百万大军停止了攻城,退出三里,夏柳独自一人,背着黑白剑,向莫卧儿王朝的都城,也是最后一座城池德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