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回到大明当才子> 第二百五十六章 趁火打劫没劫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趁火打劫没劫到(1 / 2)

第二百五十六章趁火打劫没劫到

天启八年十月初六,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和往常一样,得西洋医生诊治逃过死亡大劫的明熹宗照常升殿上朝,与百官商议朝廷大事,和往常又不一样的是,那就是辽东督师兼经略使熊廷弼送来了一封战报,引起了明熹宗、魏忠贤和大明文武百官的警觉。明军在辽东的细作探知,九月十三这天,老建奴努儿哈赤在辽阳发出命令,以皇太极和莽古尔泰为先锋,摄政贝勒代善为全军主帅,率领八万大军向义州出发,声言要拿下锦州、宁远、前屯和山海关,为盛京城中‘无辜’死难的建奴百姓报仇!——从建奴出兵的日期来看,老建奴这次除了例行来锦右收粮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可能就是策应蒙古林丹,妄图把大明拉入三面作战的窘境。

“王爱卿,熊廷弼是什么态度?”明熹宗向兵部尚书王永光紧张问道:“是打算出兵救援锦州?还是坚守山海关?”

“回皇上,从熊督师的奏章来看,他现在也非常为难。”王永光沉声答道:“辽东的总兵力只有十一万左右,其中山海关五万,宁远四万,锦州两万,熊督师能够直接控制的,只有山海关的五万军队——这也就是说,熊督师一旦全力救援锦州,山海关就基本上等于是无兵可守。而且更让熊督师担心的是,锦州南面的塔山、松山和杏山一带,都是打阻击和打埋伏的上好地形,也是山海关军队救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他的军队救援锦州,行动根本无法做到保密,万一稍有不慎,损兵折将事小,山海关出了问题,那可就事大了。”

明熹宗沉默不语,半晌才转向魏忠贤问道:“忠贤,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张好古第一次到辽东抗击建奴的时候,好象就说过,锦州对我大明军队来说死地,难守难救,最好还是暂时放弃的好,有这话吗?”

魏忠贤垂头丧气的答道:“回皇上,小猴崽子是这么说过,可惜有一部分官员极力反对,所以……。”魏忠贤没敢把话说完,当初张大少爷提出暂时放弃锦州时,遭到一部分迂腐不化的言官御史极力反对,明熹宗和魏忠贤也怕背上不战而弃国土的骂名,没敢全力支持张大少爷的正确主张,这才导致了辽东的被动局面,所以真正追究起来,不管是明熹宗还是魏忠贤,其实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明熹宗也不算太糊涂,听出魏忠贤的弦外之音,忍不住又是长叹一声,“悔不该当初啊,军事上的事,朕真应该多听听张爱卿的话啊。”

“皇上,魏公公,现在后悔也没用了。”王永光严肃说道:“微臣认为,为了京畿安全,也为了预防万一,熊督师的军队绝不能动,否则的话,忠于朝廷的熊督师军队一旦出事,山海关必然危急!山海关再出意外,那大明在辽东也将无险可守!”

明熹宗和魏忠贤一起微微点头,赞同王永光的这个主张,其他的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同意王永光的这个观点,毕竟,在辽东巡抚和宁前军队已经不可靠的情况下,熊廷弼在山海关的军队已经是大明京城在辽东的最后一道屏障,再傻再迂腐的官员都不会拿这支军队去赌博。末了,明熹宗又咬牙切齿的问道:“那辽东巡抚呢?那个混帐东西,有什么奏报没有?”

“回皇上,他还能有什么奏报?”王永光苦笑答道:“除了吹牛皮拍胸脯保证宁锦防线固若金汤之外,还有就是催饷催粮,张口就要一年粮草,说是什么预防锦州被建奴长期围困,确保城中粮草供应没有后顾之忧。”

明熹宗和魏忠贤不再说话,只是脸上怒色益盛,如果说以前明熹宗和魏忠贤对辽东巡抚还有点好感的话,但是到了现在,经过宁远兵变一事,明熹宗和魏忠贤也算是彻底看清了辽东巡抚的真面目,对这个大明毒瘤恨到了骨髓里!而魏忠贤决定用釜底抽薪之计把辽东巡抚的党羽调开时,建奴竟然立即屯兵义州威胁宁锦,此举虽然逼得魏忠贤不得不暂时放弃剪除辽东巡抚羽翼的计划——真要弄出了问题,辽东战场的前线可就要一下子退到山海关了!但这么一来,并不算太笨的魏忠贤也难免开始怀疑建奴和辽东巡抚到底是是关系,先前辽东巡抚的几次大捷,除了虚报战功之外,到底还有什么样的猫腻?

这时,王永光又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皱着眉头说道:“皇上,魏公公,这是辽东巡抚的塘报,他在塘报的最后还说了这么一件事,建奴摄政贝勒代善向锦州守将派出了一个使者,递交了老建奴努儿哈赤的国书,请求大明朝廷赐给老建奴入贡资格,并且册封老建奴辽东王爵,如果大明朝廷答应,那么老建奴的军队就会自动撤军,如果大明朝廷不答应,那么老建奴就要打到大明京城城下,直接来大明京城找皇上你请求入贡册封!”

“痴人说梦!”明熹宗冷笑道:“辽东和建州都是大明不可分割的土地,把老建奴册封为辽东王,朕岂不成了丧土辱国的无道昏君了?”

“王堂官,建奴那个使者,袁崇焕是怎么处理的?”魏忠贤关心的则是另外一件事。王永光答道:“被辽东巡抚关起来了,辽东巡抚在奏章里说,眼下大明虽然因为一些官员对蒙古部族处置不当,肆意屠杀,导致蒙古虎墩兔汗兵犯宣大,使得大明面临三面开战的窘境——但我大明乃是中华天朝,岂能向建奴蛮夷低头?即便与建奴虚与委蛇,以赐封许贡行缓兵之计,暂时消弭辽东压力,也必须由皇上你乾纲独断!所以他不敢做主,只是把建奴的使者扣留关押,上表请陛下圣裁!”

“操他娘的!这个混帐东西摆明了是想劝皇上和建奴谈和,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理直气壮。”朱纯臣怒不可遏的破口大骂,又向明熹宗抱拳奏道:“皇上,请立即下旨把那个建奴使者押回京城,送到东厂严刑拷问,看看袁崇焕那小子和建奴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联系!”

“朱国公,你的心情我理解,可你这样做是没用的。”魏忠贤苦笑说道:“既然袁崇焕敢把使者扣起来,就肯定防着朝廷要求把使者押回京城受审,所以这个使者绝对不会是什么重要人物,从他嘴里也绝对掏不出半点有用的东西。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个使者真的有点用处,朝廷的旨意送到辽东,这个使者也肯定会悬梁被自尽在狱中——这种花活,从古至今都用烂了。”

朱纯臣哑口无言,只得垂头丧气的退回班列。这时,明熹宗又向魏忠贤问道:“忠贤,你那个儿子,现在和蒙古虎墩兔汗的战事打得怎么样了?虎墩兔的军队到了张家口没有?前日的战报说,虎墩兔这次来的军队足足有二十五万,你那个儿子虽然能打,也能让朕放心,可他手里毕竟只有五万军队,寡不敌众,最好还是不要掉以轻心的好。”

“回皇上,虎墩兔的军队是已经到了张家口北面,但奴婢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还在等待战机。”魏忠贤表面谦虚,内心却颇为自豪的说道:“猴崽子来信说,他打败林丹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一仗打出十年平安这点,因为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两件事,一是重创的林丹直接控制的察哈尔部落军队主力,二是进一步巩固大明和蒙古亲明部落的友谊,所以猴崽子还正在紧张布置,巧妙设计,没有足够的把握,他绝不出手!”

“哦,那朕就放心了。”明熹宗点头,又感叹道:“有你们忠贤父子在,朕不知道要省多少心,要是没有你们父子一个为朕操劳国事,一个为朕南征北战,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多谢皇上夸奖,这都是奴婢和奴婢的那个猴崽子应该做的。”魏忠贤喜滋滋的谦虚回答。只可惜其他的文武百官都不象明熹宗和魏忠贤这样的对张大少爷充满盲目的信心,就连张大少爷的小老婆的舅舅英国公张惟贤都站出来发出警告,“皇上,魏公公,你们不要太轻敌了,也不要太完全相信张好古的话了。恕老臣说一句倚老卖老的话,以张好古的能征善战,打几个胜仗也许有希望,可是要想一仗打出十年平安,重创虎墩兔汗直接控制的察哈尔军队,那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我大明就很可能陷入三面作战的窘境!”

“皇上,魏公公,微臣赞同张国公的看法。”和张大少爷关系不错的王永光也小心翼翼说道:“虎墩兔汗这次亲提二十五万大军来攻宣大,几乎已经是倾尽全国之兵,张大人以宣大之力孤军抗敌,能够挡得住虎墩兔的倾国之兵,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要想重创察哈尔主力,一战打出十年平安,那却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

“王堂官,你忘了上次喜峰口大战了吗?”魏忠贤不满的冷哼道:“上次十二万鞑靼联军来攻喜峰口,你们也个个说猴崽子打不赢,结果怎么样?猴崽子以八千兵力就打得十二万鞑靼满地找牙,还一鼓作气拿下了喀喇沁和科尔沁两块草原,鞑靼的台吉和王子都抓了上百个!现在张好古小猴崽子手里有五万大军,鞑靼虎墩兔才二十五万,还能打不赢?”

“魏公公,打仗不是这么算人数和兵力对比的。”王永光苦笑答道:“上一次喜峰口大捷,原因也很多,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我军占了地利,有坚固无比的长城关墙可以依托,二是鞑靼不熟悉张大人的新式火枪威力,被张大人彻底打蒙了,至于后面的北伐草原,张大人的作战主力其实是鞑靼降兵,我们大明军队反倒没出多少力。但现在呢?夯土建造的宣大长城年久失修,远不如青石建造的蓟门长城坚固,张大人的军队没有地利可托;屠奴军的新式火枪威震天下,鞑靼军队必然不敢掉以轻心,也必然会想方设法破解,至少不会象上次那样傻头傻脑的冲上来送死!喜峰口战后,张大人能够驾驭近十万鞑靼降兵为前锋,所向披靡,是因为喀喇沁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的鞑靼部落形同散沙,缺乏向心力,而这一次鞑靼联军却又不同,虎墩兔不仅是他们各个部落公推的蒙古大汗,也是我大明朝廷正式下旨册封和承认的蒙古大汗,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张大人再想象上次那样用降兵横扫草原,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

“这么说来,你认为张好古那个猴崽子必败无疑了?”魏忠贤极其不高兴的问道。王永光打了个激灵,赶紧回答道:“魏公公误会了,下官并非说张大人必败,相反的,张大人用兵如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下官也对张大人捷报频传击退鞑靼充满信心!下官只是担心击退虎墩兔之后,如果张大人未能成功重创虎墩兔主力,那么虎墩兔的鞑靼大军卷土重来,避开张大人的锋芒袭击我大明其他关口,那么魏公公你又上那里去找那么多百战百胜的张大人来抵御强敌?”

“这倒是实话,咱家那个猴崽子还要盯着陕西乱贼,确实分身乏术。”魏忠贤微微点头,脸上也露出少许担忧神色。这时候,早就想说话的户部尚书冯铨乘机出列,向明熹宗和魏忠贤拱手说道:“皇上,魏公公,微臣有一计,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使建奴罢兵,辽西与京畿安然无恙,又可预防万一,避免三面作战,在宣大军队无法重创鞑靼虎墩兔主力之时,可以腾出手来加强长城防御。”

“哦,爱卿有何妙计?”明熹宗惊喜问道。不曾想冯铨迟疑了一下,竟然先拱手说道:“皇上,微臣有言在先,微臣献计之后,皇上若是不许,请皇上一定要饶恕微臣的失言之罪。”

“说吧,朕赦你无罪。”明熹宗随口答道。那边王永光则瞟了冯铨一眼,试探着问道:“冯阁老(冯铨是内阁次辅),你的意思该不会是,建议皇上采纳袁崇焕之计,与建奴罢兵谈和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