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雪球壮大必须让它滚动起来。
很快,陷入混乱的人群找到了共同的敌人。
地铁站,地铁进站。
公交站,公交车进站。
游乐场,游乐设施复位。
……
“凭什么他们能上去!”“就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没有上去!”“这本来是我们的机会,就因为他们在前面,我们就没有了!”“打死他们!位子就是我们的了!”
就这样,矛盾从一个群体蔓延到两个群体,并且形成了明确的对立。
“我们能现在这里因为我们努力!”“我们住的更远,起的更早!”“我挤了几辆车才有的位子凭什么让给你!”“你们活该!”
决定行为的是屁股,这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一种必然。没上车的想要上车,上了车的想要位子,每个人都看得到更进一步是什么,也必然有这种需求。
因此,地铁停了、公交停了、游乐设施也停了……
自然地,又一个群体被拉进了漩涡。
“就是因为地铁不够多!”“我们每天都要排这么久队,为什么不开更多的班次!”“这些工作人员凭什么趾高气昂!”“我们是付钱的,他们是为我们服务的!”
于是,工作人员也顺其自然地被卷入了骚乱,他们内心的愤懑并不比他们服务的对象少多少。
“你们辛苦?我们不开门,你们到哪儿排队去!”“谁不是一大早就过来!”“你们只经历一次,我们要持续几个小时!”“你们辛苦能拿高薪,我到现在还是临时工!”
到了这一步,事情已经无法逆转。
没上车的人之间发生冲突,只是在发泄情绪。
等车的人和上车的人发生冲突,只是在群体内部制造对立。
但是,当冲突双方变成服务者和消费者时,目标的缺失和力量对比的悬殊立刻造成了短暂的迷茫和巨大的破坏冲动。
打了地铁的工作人员就能上车吗?不能!
打了地铁的司机就能让地铁开起来吗?不能!
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不知道!但总要干点什么!
于是,人数处于少数,立场处于相对的人就是天然的发泄目标。
“死人啦!”“着火啦!”“快跑啊!这是杀人罪,要被枪毙的!”
人人心里都有阴暗面,在暴力环境里,有人反应温和就一定有人反应激烈。从出现第一个牺牲者开始,这场骚乱就不可避免地演化为暴乱。
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的情绪在所有参与人心中滋生、疯长,他们不愿意再去考虑理智、衡量后果,破坏眼前的一切,就是现在唯一想要做的。
人群从聚集地四散跑开,沿途破坏着看到的一切:停着的汽车、开着的商店、甚至是悬挂的广告牌……
而这,只是遍布整个城市的混乱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角落。
公职部门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从骚乱的第一个小时开始,警察、医院、消防队就已经满负荷工作,随后,他们本身也陷入混乱——这里都是工作强度最大,理应产生最多不满的地方。
因此,整个城市进入了狂暴而无序的状态。
此时,是中午十二点,小两口在为吃什么而发愁——食材倒是不缺,但是,不会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