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匪盛年代> 3-35独自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35独自发展(1 / 2)

保安团经过改编精简后,大量人员被摘出了步兵团,会开车的去辎重团,开的好的去机步团,再好的就去学坦克,实在不行的就进炮团,工兵团。

保安团经过数次战斗经验总结,现在打仗已经不是靠人数就能取胜的,一连精干的人员加上优良的武器,足以完成以往营级甚至团级的任务。

保安团一个连的火力密度,远远大于国民革命军的任何一个连队,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五发桥装八八式拉栓步枪,怎么可能跟十发匣装的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相比。

旬县兵工厂出售给国民革命军的,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数量有限,这些步枪被集中在嫡系部队中,就是嫡系部队,也是亲卫团之类的使用,根本用不到第一线战场。

保安团这次改编从警察系统中,抽走了许多优秀警察,充实保安团的战斗力,也从保安团给警察系统补充了一些人,以免警察系统战斗力降低。

旬县四大门防御和巡逻,这次也从保安团手里交了出来,划归第三警察局负责,跟第一警察局和第二警察局一样,全面负责境内治安,道路巡逻和关卡防御。

保安团已经彻底的升级为军队,只负责境外御敌,将一切危险消灭在县境以外,由于不吃南京政府的军饷,所有现在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国民革命军现在已经确定了旁系军,一个月的军饷是五十万大洋,这是东北军年初被编为四个军,张学良每月领两百万而定的,至于中央军和嫡系军是多少,那谁也不知道。

也就是说保安团升级为新二军,哪怕就是领南京政府给发的军饷,撑死顶多每月也就给五十万大洋,五十万大洋够干嘛!才一辆坦克的价格,骑兵旅一个月人吃马嚼也超过了五十万大洋。

骑兵旅三千多匹战马,还有五百多匹备用,这已经是除了马家军骑兵旅以外,相当于其他各势力,包括中央军骑兵军一级了,一个骑兵军,它的耗费可比一个步兵军耗费高。

由于马家军所处的省份,草料和粗粮比较容易获得,而在中原地区,想养战马,千难万难,粗粮还好说,这草料都得先期购买和远程运输,直接就增加了成本。

在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三四年内,中央军一共组建了六个骑兵军,一个骑兵军最多的也就三千多匹战马,由于军队腐败,还有一千匹战马领三千匹军饷的逆天存在。

红军可以东征东渡黄河,为什么日本军队不可以西渡黄河,军史上说的是由于中条山孙蔚如部死战,八百壮士跳黄河,而使得日本军队放弃西进。

还有较为可信的说法,西北地域偏僻,没有战略目标,所以日本军队没有西进,黄河天险在十七路军和晋绥军的双锁下,红军都能东征,没理由它能拦住当时的日本军队。

如果是说当年黄河以西没有战略目标,那现在了,旬县工业基地的生产能力,还有跟日本军队的血海深仇,这无论如何都是避免不了的,日本军队西进的可能性非常大。

只有两年时间了,距离上次说还有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一年了,旬县军工厂的所有生产线,已经尽最大努力在生产了,旬县没有的资源也经过铁路从全国调运而来。

还是不够,国民革命军的扩充速度太快了,四个月制造一个军所用的装备,这已经是旬县军工企业的最大努力了,以为现在不单单是制造武器,而是从鞋子到衣服,帽子,匕首等所有军用品。

这几年的努力,也只不过使南京政府的中央军,不到三分之一部队使用三水28a型步枪,另外的一半使用的还是八八式,还有一些使用的是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

中正式是仿制德国毛瑟系列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它是八八式的重孙子,比八八式先进两代,比日本的三八大盖先进一代,也比三水28a先进一代。

使用的是毛瑟标准7.92mm步枪弹,也是今年刚刚开始投入生产制造,它的出现是要替代普遍使用的八八式汉阳造的,可惜三水28a步枪已经在国民革命军中占了一席之位。

由于中正式步枪跟三水28a步枪的性能相比,在闭锁上稍有差别,中正式步枪比三水28a步枪短,其他射程,准确性,可靠性等各方面相差无几。

可惜的是除了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这两家制造的中正式比较可靠外,其他兵工厂制造的中正式,有效射程不足三百米,连驳壳枪的射程都没达到。

正式由于这样,花费六七年时间仿制的中正式,只有少部分在军队中装备,而就这一部分,最后还全被调到了骑兵部队,充当骑兵枪,所以最后更名为中正式骑步枪。

三水28a步枪成为了替代八八式汉阳造的唯一选择,在南京政府数次谈判后,三水28a步枪的图纸和技术转让给了汉阳兵工厂,以扩大生产,尽快完成国民革命军的武器换装。

南京政府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寻求三水28a图纸的念头,蒋鼎文也不知一次提起过,都被刘十三给轻描淡写的忽略了,直到中正式步枪其他工厂仿制失败。

刘十三正思考如何降低日军西渡黄河的可能性,也就放开了三水28a步枪的技术图纸和专利,他正打算停止三水28a步枪的生产线,开始全面制造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和三水33k型卡宾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