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匪盛年代> 3-9偷袭得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9偷袭得手(1 / 2)

伊佐一男知道对方可能有装甲车,但是他没想过居然有这么多,草原上没有过多的起伏。满眼望去车灯,探照灯,最少几百辆各种装甲车辆。

按照陆军士官学校所学的知识,伊佐一男不难估计出,配合几百辆装甲车行动的步兵是多少,装甲车在日本关东军的比例是一个大队也分不到一辆。

装甲车是指所有带装甲的车辆,包括坦克,炮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等等各类有装甲车辆。

“有数万中国军队”伊佐一男瞬间判断,他立即下令部队就地坚守,给后方部队赢得时间,如果在这深夜里,他们往后撤退,会让跟在后面的第三十五联队措手不及。

在陆军士官学校的课程里,装甲车辆是协助步兵攻击的,只需要就地拦截住步兵,装甲车辆就会在后方给予炮火支援,所以伊佐一男坚持自己的判断和命令。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理论是一战时期的装甲兵运用理论,他更不知道的是,他面前的是真正的装甲部队,是全由多种装甲车编组的部队,而不是配合步兵使用的单一移动炮台。

步兵在战场上就地坚守,最大的依仗就是战壕,士兵快速的挖好单兵战壕,然后在使用交战间歇时间两边挖掘,贯通好以后就是完整的连体战壕,战壕修筑的快慢,直接就是一支部队战斗力的直接体现。

日本士兵们刚丢下背包,放倒步枪,拿起工兵铲,就发现这些车辆直接朝着他们冲了过来,还没等他们拿起武器,装甲车上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开始呧舔这曝光在探照灯下的日军步兵集群。

“怎么可能全是战斗车辆”伊佐一男已经觉得自己高估对方的装甲车辆了,但是对方一开火,才发现,对方还真全是战斗车辆,对方也不是使用战车配合步兵,而是全是战车。

伊佐一男为自己刚才就地坚守的命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草原上以血肉之躯抵挡装甲车,这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装甲车上的强光探照灯,让日本士兵在夜晚中,根本找不到方向。

如果只有一个两个,哪怕是十个探照灯,都可以在前面的慌乱过后,被冷静下来的士兵点掉,可这几百里探照灯和无数轻重机枪跟着灯光的扫射,让第七联队的日军士兵彻底崩溃了。

伊佐一男的第三大队,根本就没有修筑阵地,因为他们被第一和第二大队溃散的士兵给挤散了,这种情况在日本军人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伊佐一男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大日本帝国最精锐的师团之一,第九师团第六旅团的第七联队士兵,居然会在战场上向后退,这在第九师团一八九八年建立至今,从未有过的。

伊佐一男已经失去了第七联队的指挥权,因为到处都是乱哄哄的第七联队士兵,他们已经跑散了建制,失去了统一的协调指挥,根本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战斗力。

人对未知的物体,总是有极大的恐惧的,第九师团因为和苏联对抗,他们配有相当数量的战车,九二式骑兵装甲车和八九式甲型战车两种装甲车,总体数量大概在四十多辆左右。

九二式骑兵装甲车的装甲只有6mm,自重3.5吨,有一挺13.2mm重机枪和一挺6.5mm轻机枪,由于这一款装甲车的装甲厚度限制,根本无法抵挡四百米内7.92mm步枪子弹。

所以这种战车从来不会引导步兵冲击,只在步兵后面提供火力支援,拥有装甲车的日本军人,当然知道装甲车的可怕威力,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三八步枪,对迎面而来的中国装甲车没有作用的时候,他们没有第二个选择。

由于日本战备资源紧张,多以战车一般是不会轻易使用,只有在必要的战场上才使用,第九师团出发的时候,没有携带装甲车辆,因为它的作用实在有限。

八九式甲型战车的装甲厚度在17mm,自重12.5吨,但是速度只有25km每小时,同样的道理,这家伙是个油老虎,只有一门90式57mm速射炮,连自卫机枪都没有。

首先是第九师团认为中国的装甲车辆,顶多也就跟日本的装甲车一个层次,其次东方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装甲战车在战场相遇的情况,第三,日本人多装甲战理论还留在配合步兵作战的基础上,提供火力支援。

伊佐一男第七联队的日本士兵武士道精神再好,面对钢铁,也总有脆弱的一面,日本士兵也组织了对装甲车的破坏,但是装甲车之间相互火力支援,把这一切威胁都消灭在萌芽中。

第七联队伊佐一男大佐的士兵们,受到装甲车辆追击的时候,在他们东边五公里外,第十九联队人见秀三大佐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

先是无数道探照灯和车灯的照射,然后就是轻重机枪的扫射,这草原上没有任何可藏身之所,在探照灯的照射下纤毫毕现,凡是被探照灯扫射到的人群,立即会被同轴机枪给扫射。

探照灯被打掉的装甲车,用高射机枪开始发射拽光弹,给其他车辆校正弹道,黑暗中其他车辆的射手看不见不要紧,能看见拽光弹的尾光就行。

由于天黑,所以保安团的轻型装甲战车很少发炮,只有目标确定后,才会发射,以防万一误炸,更多的是使用自卫枪支扫射。

疯狂起来的保安团骑兵装甲车,装甲运兵车和轻型装甲战车,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包围队形,而是变成了横冲直撞的追赶,碾压队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