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70章(1 / 2)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这对看不看得出来,皇后对于宸妃产子的态度,对比前文皇后对于皇帝病重的态度,应该还算明显?还有前面的师母和心姨其实也是一对来着。

顺带提一嘴年龄,现在姜林大概二十岁,陆秋白身份和实际都是十九岁,皇后应该算是她们母辈一代。

庆贺一下她们的第一次接头和试探?

第41章 栉风沐雨(四)

精神矍铄的老皇帝是在御书房召见今科新秀的,与她一同到来的还有榜眼谢临安和探花尹寻文。

谢临安背靠谢家,是谢氏这一代家主的长子,自小众星拱月般地长大,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才名总是第一。

尹寻文则出身寒门,没有什么世家背景,家境普普通通,虽然算不上贫苦,但也只是平凡的务农人家出身。

唯有陆秋白——出身偏远的崖州,背靠边城,算得上是在众多考生之中,条件都相对艰苦的那一类。

她也算是近十年来第一个出身如此寒苦偏远之地的状元郎,因而也格外引得注目,不少这次落榜的崖州学子都励志以她为榜样,继续寒窗三载,以待下一次科考再战。

虽说所有中榜的进士都会被授“京官”,即随时以待替补的性质,但第一次任官依然显得十分重要,不同的起点决定着截然不同的仕途走向。

三甲初授官职之前得帝王单独召见并非常例,陆秋白猜测是皇帝想进一步试探三人的趋向,以做判断。

一大清早她就起身穿戴整齐,身着正式的袍服,头戴软脚纱帽,束好腰带,将仪容整理干净,在宫门外等候内监引路。

另两位与她差不多时辰前后脚地来到宫门外等候,进殿之前的这段路上,内监与她们提点起不少面圣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免御前失仪。

陆秋白听过一遍就一一记在心中,还未至殿门前便已经在心里预演过几遍,以确保待会万无一失。

虽然之前已算是和如今这位帝王接触过两回,但到底今日是第一次更加近距离的约谈,无论如何不能失礼,若是因这样的细枝末节在当权者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于她自然是十分不利的。

经过严格的搜身之后,几人跟随内监依照宫廷内的觐见之礼逐渐进入殿内,虽然在宫里边不能大肆张望,但她依然瞧瞧留心着四周的动静。

御书房入目便是精雅至极的博古架,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图,雕漆的屏风上是骏马飞奔的图画,黑漆描金的桌案上放着一幅未完成的字,一个身着黄袍的人正站在案边摆弄一旁的花草。

几人正要行礼,就听一旁的内监道:“殿下,陛下召见今科三甲于御书房议事,殿下不如稍后再来寻陛下。”

原来这人不是皇帝,而是如今的三皇子李熙。

李熙听到声音转过身,声音沙哑道:“洪公公,今日是父皇叫我过来向他汇报近日的功课的,若是事后有追责,父皇自会责罚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