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大唐人生张阳李玥> 第六百零二章 老先生心中执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零二章 老先生心中执念(2 / 2)

“说是回来述职的,王珪老先生送信来,为了辽东大计,我不得不见他,还请魏王殿下派人去长安城将人接来,老人家年纪大了,我们在村口的官道上设宴相请。”

李泰抬着腿穿着靴子,“为何不早说?”

“昨天夜里才知道收到那老先生送来的口信。”

李泰又穿好外衣走出门,“听说这个老先生脾气不好,当年与郑公时常在大殿争吵。”

“嗯,有所耳闻。”

天还没完全亮堂,张阳与李泰来到村口不远处的官道上,在这里摆了几张桌案,知晓了老先生腿脚不利索,还准备了轮椅相赠。

“送金银之物,或许老先生不愿意,要送吃食也不知道老先生如何忌口,这轮椅很不错。”

李泰对姐夫的高明之举很赞同,在送礼与待人上,姐夫的老练油滑一直如此。

这里是一处高坡,从这里能够看到官道上的来来往往的商旅行人,又能让官道的喧闹不影响这里。

李泰向马车招手,示意朝着这里而来。

那马车改了个方向,拐出了官道便来到这处高坡上。

为了请老先生来,特意让人去了长安城,在住处将老先生请来。

想着王珪在信中的嘱咐,张阳到马车前行礼,“骊山县侯见过老先生。”

李泰也跟着行礼,“见过老先生。”

温彦博被人搀扶着走下马车,浑浊的老眼看着眼前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人,便言语道:“谁是张阳?”

李泰低着头,伸手悄悄一指,“回老先生,这位便是骊山县侯,本王的姐夫,张阳。”

温彦博叹道:“以前听闻魏王殿下聪颖远超同龄人,怎如今在骊山度日,却不归长安城。”

李泰还是低着头,“养病。”

“嗯,听闻孙思邈也在骊山。”

话语说着,张阳端详老人家,而老人家也在端详自己。

“途经太原的时候王珪说过你,没想到你这般年轻,什么年纪了?”

张阳恭敬道:“二十有六。”

“嗯,不足三十岁便名声赫赫,世上有少年英杰,也有大器晚成,若说少年便名满天下的人,总有这么几个英年早逝的。”

张阳欲言又止,为什么这老人家一见面就这么说呢?明明素未谋面,不曾得罪来着。

先不想这些,将轮椅推到近前,张阳解释道:“这是我们骊山自己做的椅子,知晓老先生腿脚有所不便,坐在轮椅上可以轻便许多。”

温彦博倒也不拒绝,当即坐下感受着轮椅,“嗯,好手艺。”

“如此一来就不用他人搀扶,坐着轮椅也能自理生活起居,或许还有不便之处,但也要时常起身走动,活动筋骨。”

“嗯,听闻你有很好的手艺,还说你懂得医理,现在看来这些传言没错。”

“让老先生见笑了。”张阳邀请道:“准备了一些饭食,还望莫要嫌弃。”

让仆从推着轮椅,温彦博看着一张方桌上的菜色,本就早起也未用饭,他苍老的手还有些颤抖,端起碗喝下一口粥,“嗯,粥的咸淡很合适。”

到了这个年纪,老先生吃得少,睡得少,仆从看老先生喝完了这碗粥,也是傻眼了。

突然兴起?还是这粥当真如此好喝?

张阳坐下来,递上王珪送来的信件,“老先生是为了辽东的事情?”

“看来他都写信与你说过了。”

“嗯,王珪老先生还说去终南山。”

“去终南山孤独终老吗?”温彦博颔首道:“倒是他的性子会做出来的事情。”

“不对呀?他应该是重归故地才是,哪能在终南山孤独终老?”

“都是将死的老头子,别人看不出来,老朽还看不明白吗?”

见他一脸愁容,温彦博笑道:“将死之人说话都这样,让你见笑了。”

或许是张阳这人的言谈举止很有亲和力,又不拘泥于礼数,才让老先生这般笑谈,仆从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老先生的笑容了。

张阳给他倒上一碗茶水,心里又担忧王珪的情况。

“你是张公瑾的弟子?”

“嗯。”

温彦博抚须道:“倒是怪了,张公瑾那般阴沉的谋士,他的弟子竟这般面色和善。”

“我二十岁的时候才拜入老师门下,我一直都是个很和善的人。”

李泰想笑又不想在神色上表露太多,姐夫和善?高昌王父子尸骨未寒,吐谷浑死了这么多人还和善?这什么世道?

“张公瑾也是当年天下豪杰中颇有名声,只是他的名声不好,这人善使阴谋诡计。”

像温彦博这类人与老师显然不是一条道上的,他这么说张阳不想反驳。

大家都是为了大唐,老先生和老师也一样。

目标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多了去了。

“有个叫张大安的年轻人就在辽东,是你安排的?”

“回老先生,大安是老师的儿子,他去辽东不是在下安排的,是他主动要去,他说辽东其实是一片富庶之地,只不过久疏于治理,才会被人们传为苦寒之地,去辽东是他自己的选择,我尽力给他最大的帮助。”

温彦博一声叹息,“是呀,辽东一直都是一片富庶之地,当年老朽在辽东那些年月,恨时局动荡,心念万千生民劝罗艺降了李唐,中原平定之后,本以为他们会治理辽东,可大唐初立内忧外患,也无法分心。”

“如今陛下被尊为天可汗,也终于有人看到了辽东,老朽欣慰,却也心中苦涩,能看到辽东的只有寥寥几人,老朽再问你,是如何看待辽东的。”

张阳摇着手中的蒲扇,“辽东一直以来都是富庶之地,其位置对中原来说至关重要,辽东是一道屏障,失去了辽东战火便会席卷幽州各地,河北,河东也会相继卷入战火,入了辽东便是一马平川再无天险可守。”

“对关中来说,它就是秦时的函谷关,现在的河西走廊,将来征服东夷的跳板。”

温彦博的眼神盯着他,苍老无力的手握拳,深吸一口气,“中原不可置辽东不顾。”

“这一点我与老先生的想法相同。”

“老朽与陛下说起东征高句丽之事,总是推托在议,现在有个人能与老朽有相同的远见。”温彦博抚须道:“也可死而瞑目了。”

“老先生不如来骊山养老,还可以让孙神医照顾老先生身体。”李泰适时开口道。

“不了。”温彦博摆手道:“老夫的身躯已是这般苍老,药石无用,能撑到这年月全因心中牵挂,当年杨广东征高句丽,多少将士埋骨他乡,可悲可叹呐!他们的尸骨竟还未归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