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民族作战,前线的物资都是从后方运上去的,这也决定了中原争夺的都是枢纽转运的要道,断了粮道大军就会溃败。
游民民族作战的时候,会将牲口群和整个部族都带上,一边放牧一边打仗。他们不需要担忧补给的问题,所以才会有草原民族大规模迁徙作战的例子,这在中原地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汉武帝初期的时候,用的还是农耕民族的作战思路,所以耗费巨大还只能在要塞守着,等着匈奴人上来打。
后来汉武帝改变思路,也改用游牧民族的打法,才有卫青霍去病奔袭千里,封狼居胥。
后世的骑兵大师李世民,也是同样的骑兵突击打法,不过李世民依靠的不是一边放牧一边补给,而是依靠的大隋在各地设立的粮仓,所以才有唐初那样精彩的骑兵作战,硬生生的在中原打出了千里奔袭穿插的飘逸战斗。
李崇熟悉六镇的地形,知道破六韩拔陵刚刚抢完沃野镇,必然要在五原休整,所以他就带着军队主动前往五原,拉着破六韩拔陵打决战。
虽然料敌没有问题,但是李崇最近总是心神不宁,他派遣去探查怀朔方向情况的斥候也迟迟未归。
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决战了,李崇计算着粮草,和安丰王元延明以及广陵王元恭商议了明日出战的时间后,却听到手下来报,侯莫陈顺求见自己。
对于这位武川军主,李崇还是很欣赏的。
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李崇也感慨武川多豪杰。
唯一遗憾的是,贺拔父子和宇文父子都去支援怀朔,如果有他们作为先锋,李崇此战会更有底气。
大战在即,侯莫陈顺这样的先锋大将求见,李崇拖着疲惫接见了侯莫陈顺。
但是没想到侯莫陈顺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一个半大的童子。
侯莫陈顺行礼过后,焦急的对李崇说道:
“大将军!贼将卫可孤袭击武川!”
李崇脑袋晕乎乎的,他终于知道自己这几天在忧虑什么了!
武川,这么大的漏洞,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为什么探查卫可孤动向的斥候没有回来,为什么后方几天没有传来消息。
李崇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老到了战场上的直觉都迟钝了。
“快说说武川的情况!”
侯莫陈崇奶声奶气的上前,条理清晰的将李崇离开之后,张始均带着冀州兵在武川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李崇脸色惨白,他说道:
“武川丢了。”
李崇连忙再将安丰王元延明及广陵王元恭重新请回帅帐,他简单的将侯莫陈崇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二人。
听说自己后路被断了,广陵王元恭连忙问道:
“我们不能直接回武川吗?”
李崇摇头说道:
“算算日子,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大军如果知道后路被断,很快就会崩溃,根本没有和敌人决战的机会。”
安丰王元延明问道:
“那大将军的意思?”
李崇咬牙说道:
“只有瞒着大军后方的消息,继续和破六韩拔陵决战。”
“此战若胜,就算只是击溃敌军,靠着缴获的战利品和打胜仗的士气,我们还能继续支撑。”
听到这里,两名宗王也提不出更好的意见,只能按照李崇的计划,准备明日和破六韩拔陵的大战。
五原,九月初九。
破六韩拔陵看着军队不整齐的阵型,心中涌起不舒服的感觉,但是自己手下缺乏军官,普通六镇民根本没有训练过列阵,能够这样已经不错了。
这是破六韩拔陵自创的阵法,在他眼中这就是最好阵法。
每一个士兵都在阵法中站好自己的位置,这个大阵就是无懈可击的。
破六韩拔陵听说了敌将是征讨柔然人的名将李崇后,他更加的高兴,就让李崇这个伪朝名将,成为验证自己阵法的试金石吧!
李崇在中军看到破六韩拔陵这闻所未闻的阵法也是傻了眼。
在他看来,破六韩拔陵的阵法就是一个笑话。
步兵保护弓箭手,弓箭手保护骑兵,里胡哨的阵型,让李崇想到洛阳皇宫太极殿前那个水漏的计时器。
精巧、复杂、又毫无用处。
太极殿前那个水漏计时器需要工匠费时间维护,一点操作不当就要重新校时,就这样每天都会走快半个时辰。
在李崇看来,破六韩拔陵的大阵也是如此,看似精密,其实漏洞百出。
李崇也不客气,立刻命令他这段日子精心挑选的骑兵营出击。
正光二年,九月初九,骠骑大将军李崇击六镇叛军于五原,贼首破六韩拔陵列阵,崇以突骑破之,贼军大溃,崇再追之,贼首破六韩拔陵败军退走沃野镇。
真王元年,九月初五,渠帅卫可孤领兵克武川,伪冀州刺史张始均被俘,卫王车裂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