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玄幻奇幻>大明升职记> 第609章顶一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09章顶一顶(1 / 2)

<p>大明升职记作者:紫釵恨

第609章顶一顶

大明升职记作者:紫釵恨

第609章顶一顶

没错,整整六十万石

谷梦雨苦笑道:当初夫君说陶道臣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当时真有点不信了,可是现在来看,陶道臣真是遗祸无穷啊

这何止是遗祸无穷,简直就是罪恶滔天

去年一年山东海运是一万三千石,年初登莱两府认为七到八万石就足够了,甚至十分乐观地认为不到六万石就够了,当时陶道臣与山东巡抚都认为登莱每年海运十万石并为永制,就是辽东方面也认为十五万石就够了。

到了李巡抚转任饷臣,也不过是把海运指标提升到二十万石,接着户部加码到三十万石,但是好歹是分派到青济登莱四府,可是现在这三十万石的指标还没完成,户部又根据辽东熊经略的要求把山东每年海运增加到六十万石。

这可不是六千石,六万石,而是整整六十万石啊

而且按照过去的经验羊毛出在羊身上,户部与饷臣根本就是把任务压下来,根本不考虑地方州县的承受能力,甚至连地方州县挪借户部起运银两的问题都强调专款专用,绝不肯通融处理。

一想到这一点,柳鹏只能苦笑了:皇上对我们登莱的信心太足了吧

虽然说是山东全省海运额征之数,但问题是这六十万石的主要任务还是会分派到登莱两府,毕竟登莱两府跟辽东只有一海之隔,交通最为便利。

这已经不是信心太足的问题谷梦雨苦笑了一声:恐怕明年为了争一把盟剑会闹出很多条人命来。

六十万石加上加征的辽饷简直是泰山压顶,让柳鹏都觉得承受不住,他只能苦笑一声:本来还想好好把王老知府的后事办一办,我过去多呆几天,现在的话恐怕不行了,咱们得先找王老巡抚出面把这事顶回去。

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都是龙口的有力盟友,只是琅琊王氏与王道一与柳鹏历史最久,双方反而时时都有利益冲突,而太原王氏与王继光却与龙口没有太多利益交集与冲突,所以双方的合作反而更为愉快。

就象柳鹏出面请王继光先把这件事顶回去,这件事对地方对缙绅还是升斗小民都是好好多多,虽然肯定不能成事,但是这么出面顶一顶,王继光绝对愿意配合柳鹏。

何况与在利益上斤斤计较上的王老知府,柳鹏觉得王继光更高明一些,自己在龙口不管推广什么东西,太原王家总是第一时间配合甚至主动提出要求。

就象前次的百剑盟,王老知府自视甚高,根本不谈百剑盟的事情,而王继光王老巡抚一听说有百剑盟这么一回事,根本不把自己当成前任四川巡抚,直接就亲自找上门来要一把盟剑。

只是他虽然敢上门来要盟剑,柳鹏却不敢给,毕竟这可是前任四川巡抚,东三府排在第一位的头号缙绅,自己必须弄清自己有几斤几两才行。

不过这六十万石对于龙口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因此柳鹏当即又问道:对了,姚姐姐去哪里了

谷梦雨当即答道:姚姐姐已经帮我抢米去了,机会难得,怎么也要前面垫支的款项赚一部分回来

只是说到这,谷梦雨有点迷惑不解地说道:这朝廷真以为我们登莱是大白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啊

柳鹏不由摇了摇头说道:我只能多难兴邦,反正这事得尽量拿出办法才行,这可是一年六十万石啊

一年六十万石,三年就是一百八十万石,十年就是六百万石,而且这还是考虑朝廷不继续加征的情况,如果朝廷加征的话,或许会一路加征到百万石以上,反正按照朝廷的办法,羊毛出在羊身上,根本下拔银子,而是由山东自行解决这批米豆的召买本金问题。

而徐应元现在听到风声的时候就直接炸了:老子真不干了,老子这就找陶朗先这贼子,问问他闯下这么天大的祸事该怎么收场

徐应元作梦也没有想到这三十万石的指标还没有完成,朝廷已经直接压下来六十万石的任务

他觉得连三十万石的任务都办法没完成,何况是接下去的这六十万石,这是根本不给人活路,只是宋知县却是第一时间冲上去拖住了徐知府: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这事得长计议,这又不是道臣决定要海运六十万石米豆。

可就是他开的头真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不定朝廷觉得他陶某人办事得力,要继续给我们登莱加担子,觉得六十万石还远远不够,一百万石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