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本就是乌合之众,各自为政的。”朱檀轻声解释道:“如果他们能直接抢到物资,恐怕都不会在岛上建什么据点,打了秋风之后怕直接就逃回东瀛了。”
“他们现在袭扰沿海,抢了金银细软,还要想办法在咱们大明变成其他东西。”
“上好的稻谷、丝绸棉布、各类瓷器铁器之类,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毕竟他们那个地方穷的要死,就算有金银,也买不到这些东西。”
朱棣看完手中信件,将其放在桌上,又看向朱檀,沉声问道:“你之前说国朝有人和他们勾结,就是做这些的吧?”
朱檀点头,直言不讳的道:“倭寇这事已经成规模了,他们负责抢,然后找国朝的商贾销赃,再换成他们想要的东西,运回东瀛。”
“咱们大明的海防军可不是吃素的,若非有利可图,父皇近些年连连给东瀛下旨,雷霆暴怒,他们为何还敢以身犯险。”
倭寇这事朱棣也想了很久,朱檀所说和他的分析十分相近。
海外倭寇和北元不同。
大明立国之初,北元也曾屡次犯边,进入长城之内打秋风,但他们的目的是抢夺人口和粮草,也有削弱大明的意思。
他们进入大明境内都是有季节性的,为何叫打秋风,主要是因为秋收,人口相对集中,能抢的东西也更多。
而这些倭寇袭扰海边,却根本不分季节,时不时就来那么一下,让人不胜其烦。
他们的目的是建立长期的通道,源源不断的从大明获取利益,就像趴在身上的吸血蚊子,只要不被拍死,那就不停的来。
此番做法看似只是骚扰,对大明的影响不大,但因国朝之内有他们的内应,此事若放着不管,必会越做越大。
等那些倭寇把自己养肥了,那恐怕就不是骚扰,而是直接进攻了。
朱棣闻言,眯起双目,眼中散出几分精芒,但却并未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又问道。
“信国公的人马什么时候到?”
“大概后天可以到。”朱檀如实道:“四哥明日正常出征即可。”
“山东都司的兵将之前已操练过,抵达之后也无需修整,届时直接上船,前往浙江沿海。”
“等你到了,我这的仗恐怕都打完了。”
朱棣白了朱檀一眼,又问道:“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
朱檀闻言咧嘴一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四哥,的确有其他的主意。”
“说!”
“四哥清扫北方沿海的倭寇之后,战舰不要返程,先直插耽罗。”
“耽罗?”
朱棣眉头微皱,感觉朱檀正在下一盘大棋。
“耽罗是倭寇进驻大明的必经之地,他们如果想逃,也必然会经过耽罗。”
朱檀拿起酒壶,给朱棣倒了一杯酒,又笑道:“弟弟是想让四哥在这堵着,给他们一网打尽。”
“你小子会这么好心?”
朱棣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觉得不大对劲,开口道:“若能全歼倭寇,这功劳可就是我的了。”
“功劳本来就是四哥的嘛。”
朱檀搓了搓手,又道:“四哥,你也知道国朝有人和倭寇串通一气。”
“且最近倭寇隐隐有合兵一处的迹象,和海防军也打了几仗,和之前大不相同。”
“弟弟分析,可能是朝中有人推波助澜,在给弟弟挖坑啊。”
“这件事,我肯定是要弄个清楚的。”
“所以把我往前面推,主灭倭寇,你去做其他事?”
朱棣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声东击西嘛。”朱檀笑道:“这事还需四哥配合,扫灭倭寇的功劳还有所有战利品,就算弟弟做个顺水人情。”
“四哥不会不答应吧?”
朱檀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朱棣也不好说什么。
在他看来,朱檀此次出征扫灭倭寇的事,背后定另有隐情,他现在说的大概都是老爷子的意思。
“可以。”
思量少许,朱棣点头:“你想找的人,是在浙江还是两广?”
“需要用人的话,就直接说。”
毕竟是兄弟,朱棣就算心中有所顾虑,也还是愿意配合朱檀。
这不光是他自己的考虑,也有兄弟的情义在。
“人就不用四哥操心了。”朱檀也喝了口酒,对朱棣轻声道:“四哥,你我兄弟第一次并肩作战,预祝咱们,旗开得胜。”
“呵,臭小子。”朱棣也拿起酒杯和朱檀碰了一下,豪爽笑道:“旗开得胜!”
翌日,清晨。
朱檀带着十几个亲卫站在码头上,看着逐渐远去的两艘战舰,思绪飞扬。
越是临近战事,心底那种隐隐的危机感就越强。
朱檀仔细的想了几日,大概有了个方向。
这应该和老爷子没什么关系,而是朝中那些文臣做的。
他们想利用某种手段削弱他的权势,起码让他在老爷子心中留下污点,好为以后挖更大的坑做准备。
朝堂上的争斗,可能永远都不会平息,这就是当前政局的现状。
就算朱檀老老实实,这些文臣估计也会寻找另外一个目标,狠狠的扑上去咬。
若不如此,他们哪有存在感?
收回飞扬的思绪,朱檀返回驻地。
当日晚间,汤和带着四万山东都司的兵马,缓缓而来,在天津港附近驻扎。
而汤和本人,也在第一时间觐见朱檀。
“殿下。”
十几日不见,汤和的面色明显比之前黑了几分,估计是连日练兵,被海峰吹的。
“岳丈,您快坐。”
朱檀扶着汤和坐下,汤和直接开口道:“最新的消息已经送来了。”
“浙江海防军来报,那边的倭寇已有集结迹象,舟山之外诸岛礁,都有倭寇出没。”
“殿下,倭寇集结绝非偶然,他们可能有大事要做。”
“进攻府衙?”
朱檀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对,之后轻声道:“不管他们想做什么,传令下去,明日起航。”
“先声夺人,他们想做什么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