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女生频道>戴高山文集> 一代枭雄——吴佩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代枭雄——吴佩孚(2 / 2)

吴佩孚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多次公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从中体现出他极高的民族大义。在当时的中国,虽然军民抗战的呼声和激情高昂,但在军事上却连连败北。做为军人,吴佩孚不可能不知道现状,更不可能不知道投机。但是,他是一名有民族大义的军人,他是中国军人。1935年日本搞华北自治,请他做华北王,被他拒绝了。1937年,7。7事变。日本人请他出任北平维持会会长,被他拒绝。

1938年,日本侵略者决定把华北伪政府和南京伪政府合并为一个汉奸政权,请吴佩孚出来做中国王。但吴氏回答说:“叫我做也行,你们日本兵全部撤出我们中国去!”汪精卫投敌后,曾派亲信陈中孚前来游说吴佩孚与他们合作。吴氏接见陈中孚后,大骂他们卖国。并且写了一幅文天祥的正气歌,让他带回去送给汪精卫,以示对他们汉奸行为不齿!

所以,有人怀疑吴佩孚的死与日本间谍行为有关,是有一定根据的。他对日寇沉痛恶绝,是有目共睹的。他写过不少诗,抨击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即使当时兵败,流落四川并怀有东山再起之意,日本特务头子荒木代表日本愿奉送“步枪十万支、机枪二千挺、大炮五百门,子弹若干,此外并资助钱款百万,但他都拒不接受。对于一个亡命军人来说,这些,都代表东山再起的资本,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但这是一位有民族正义感的将军,他不会为了个人的欲望,而丧失民族大义。

可见,吴氏确有一腔民族正气,是一位可歌可敬的当代枭雄。他并不是一个大坏蛋,他有中国人的文人风骨,也有中国人的武夫气质。对外来的入侵者,他正气凛然,刚直不阿。对中国人民,他慷慨大义。后人对他支持“五四学生运动”评价很高。当时,他多次写信给当时的国民政府和高官正要,要求释放学生。

他在信中说道:在国家危难时,人人都渴望强国强民,学生的行为是无罪的、爱国的,不应该拘捕他们。吴佩孚的行为,体现了一位爱国军人的民族正义感。后来有人说,不管在民族大义上,还是个人生活方面,吴氏都体现出中国当代军人少有的正派形象,是位不可多得的军事良才。

但是,尽管如此,吴佩孚的正气极限,却仅限于他对中国传统气节的理解。他只是一位传统的军人,对大民族的前景和未来,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剖析。对民族的命运和方向,始终没有坚定的信仰准则。其正气和英勇体现在千年儒家哲学思想的忠义勇上,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正气和民族精神,没有更深刻的分析和摸索。因此,这注定他成功的局限。虽然他赋于自己儒家的民族正义感,没有成为汪精卫第二,但他终究只能是一代枭雄。

这也是中国二十世纪初一些优秀军阀头子的局限。他们虽然爱国、强民、自律、忠勇,但却不能挽救一个危难的国家和民族。无数军阀头子,无时不刻不想统一中国、抵御外强、救民于水火。然而,虽然他们鞠躬尽瘁,但毕生的精力,大都付之东流。这其中,包括蒋介石、张作霖、阎锡山、段祺瑞他们辉煌一时,但最终,一个个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这里,摘录一副吴佩孚的对联:

上联是:得意时清白乃身,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下联是: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一代枭雄——吴佩孚,可谓晚节有保,一世清名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