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像不像一个不够完美的世界?科学家们会不会在内心中生出一丝疑惑来:这些现象太类似一个人为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了。
对啊,虚拟世界里物质就可以同时是波函数也可以是确定的值,比如一个随机函数,没有运行的时候就是一个随机范围,运行后(观测)就是一个确定的值。
网络游戏里这个现象太普遍了,一张地图上如果有50%的概率刷出怪来,但是没有玩家进入地图前,刷怪程序并不执行,那么如果没有玩家去看,请问地图上有怪吗?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各50%的概率,处于一种叠加态吧。
但是只要有玩家进入地图,这个叠加态迅速就坍缩了,得到了一个确定的结果。
粒子的全同性在真实世界很难理解对吧,在虚拟世界里多么好理解埃
游戏里面掉落的钱币,因为数量太多,为了方便携带,玩家拾取后就会落到一个背包格子里,这时候它和原来格子里面的钱币就不能区分了,因为这种大数量道具系统是不区分的,还有血瓶,材料等等。
全世界就一个钱币?确实是,就一个钱币的代码,到处生成对象而已,同一个代码生成的无编号对象当然就是全同的嘛,你拿那些全同量子的实验来试试,全部完美解释。
如果我们知道了粒子只是用函数摹拟出来的,那么粒子的那些奇怪的内禀属性就不再神奇了。
比如电子的自旋属性,要不是我们非要把电子想象成一个小球的话,哪里有什么东西在自旋,只不过是粒子函数在电磁场中的表现出的一些特性罢了,也不用思考为啥转两圈只能算一周,我们只用知道每次进入磁场,带电荷属性的粒子函数就要被执行一次输出,函数代码需要根据自身的所谓自旋值随机输出一个运动方向。所以每用磁场来触发粒子函数输出一次,总会有一半向上,一半向下。
下次再触发还是调用同样的函数,依然是这个结果,不会受上次调用的影响,所以永远没有确定的输出值。
量子纠缠发生在真实世界很诡异是吧,虚拟世界里到处都是这种现象,两个同时产生的宝箱,要是他们里面的道具出自一个概率表有严格的相关性,那么你把其中一个搬到游戏中任何一个地方打开也能马上影响另一个的结果,因为影响它们秉性的不是距离而是看不见的内部代码。
还有那个违背因果律的延迟选择实验,现实世界里感觉匪夷所思是吧,我们看看虚拟世界里这种事件一般都是如何处理的。
法师发出一个火球,击中目标的概率为50%,那么是飞行到接触目标之前计算结果比较好呢,还是先按概率计算出结果,再反过来根据计算出的结果(命中/不命中)绘制飞行动画比较好呢。
显然后者更合理一些,那么这就给玩家造成了一个因果错觉,玩家觉得是火球发出后根据目标的躲避情况来决定是否命中,而系统里其实早有结果,给玩家看的只不过是之前结果的表现。
玩家要是突然决定在火球的飞行路径上再加一个检测点,好嘛,这个动画就得瞬间重画,从检测点开始再回归计算,因果律看起来就不正常了是吧,其实码农们都懂。
所以说出生在现代的学生们学习量子物理其实并不难,因为他们都有丰富的虚拟世界的体验经验,要是再学会一些网络编程,那更是容易理解。
这些事情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虚拟世界网游的现实翻版嘛。如果人类只有科学,本也不该怀疑这些现象,因为客观观察到的事实是怎样,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承认嘛。
不过,幸好人类不只有科学,人类还有数学和哲学,这些知识是高于科学的,从而让我们能以超越当前客观世界以外的思考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而我们人类的很多直觉其实也是来自这些知识,这也令我们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产生了怀疑,难道我们真是在一个他人创造出的虚拟世界里吗?
那,假设真的是有人创造出这个虚拟世界,为何又会在量子层面露出这么多破绽呢?都满足我们的直觉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