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真遇上什么事,有警察找警察,没警察的时候该跑就跑,传统武术锻炼身体挺好的,真想学出来点什么,那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李民如果真的想练习的话,商市紧挨着少林寺,李家也有人脉,去学少林拳种不就行了,何必舍近求远。
一些武学爱好者们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这个误区建立的根本就是南方沿海地区并不产马。
不产马就意味着没有骑兵,南方的拳师们就根本不把骑兵当成假想敌。
可北方拳师所比斗的第一假想敌就是骑兵,拿着长枪的骑兵。一个人骑上马已经两米多高了,长枪是4.35米长,骑兵还有甲,全身铁甲或者布甲。
第二假想敌是步兵,步兵分三种,刀盾兵,长枪兵,长刀兵。
刀盾兵和现代影视剧里的刀盾兵可不一样,清朝时候的盾有一米多点的直径,人下蹲是可以整个躲在盾牌后面的。
长枪步兵,长枪按清朝的制式规定是三人高,四米多点。钩镰枪,稍短一点,三米多接近四米。
长刀兵,关刀长三米多。以上这几种兵种全部穿甲,最次都是布甲,你一拳一脚打布甲上能打得别人如何。
北方拳种还要面对的第三个假想敌,蒙古跤。清军善扑营,这个蒙古跤就是跟南方拳种一样,都是空手去打,可是蒙古跤是满人和蒙古人练习的,不允许汉人练习。
汉人练习等同造反,杀无赦。蒙古跤都聚集在北方,不到南方,南方拳师根本碰不上蒙古跤。北方拳种从一出现开始就面对着这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一骑兵,二步兵,三蒙古跤。
北方拳种所创造的武术里面就必然要优先有骑兵,步兵,蒙古跤的对抗训练过程,或者成为骑兵步兵蒙古跤的预备役,或者成为骑兵步兵蒙古跤的对抗者。
南方拳种的局限性有多高呢。第一,南方拳种不穿甲,穿甲就是作弊。
第二,兵器长度有限制,多数是短刀短剑,以弧形和圆形的方式来防御。
第三,南方比武多数在院里,擂台,踩桩等等。地形就限制了长兵器的发挥。
第四点,不许跤,这个就牛逼了不是,只要是跤就不行。清朝灭亡以后,汉人有学了蒙古跤的,学完蒙古跤综合了一下自创了跤法,现在叫中国跤。
北方拳种的完全体是一只铁浮屠重骑兵部队,他们的假想敌完全体也是一只铁浮屠重骑兵部队。
南方拳师说不行,你们必须下马撤枪,卸甲,一身裸装,还不能用蒙古跤。还得在巷子里打。
马战,马战不让打!长兵战,长兵战不让打!近身战,近身战不让用蒙古跤!不让穿甲!那你剥开这些各种条件,就剩下南方拳了。
北方拳种一直主要攻击的就是头部和腿部,为啥呢,因为默认对面穿了甲,打胸腹部没有用。这种打法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失去重心人躺下,一个是头被打中,晕或者死,人躺下。
南方拳种,尤其是李民口中的那个电影中的拳种,最喜欢的就是攻击胸腹部,原因就是源自于街头互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