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品>都市言情>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432.第428章 校办药厂要不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432.第428章 校办药厂要不要(1 / 2)

林三七有林三七的难处,实在是他要出口的“非洲地区”现在还是太落后,完全缺乏现代工业基础和化工基础。

1961年的中国连最低端的药物都生产不出来,那些高端技术那更加玩不转了。

想要把生物工程和制药技术提高上去,必须要从基础开始建立,没有基础,上层建筑根本没办法建立。

现在写小说也要讲究逻辑了。

所以必须得找个借口。

想到这里,林三七赶紧坐近了一点,只能继续编谎话找借口:

“不不不,张老师,我就要一些基础药物就行,这我些药拿来呀都是出口非洲或者南美的,那些地方穷啊,贵的药他们根本买不起,我只要求便宜实惠就行。。”

汪院长笑了:“又是出口非洲啊,你小子这外贸做得风生水起呀。”

向院长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小团伙,还有些不解:

“非洲那边的生意可不好做,都的黑人做生意都不诚信,我听说很多企业宁可不赚钱也不愿意发把货物发到非洲去,就怕收不回货款。”

章院长帮着解释了几句:“非洲也要看地区,上次小林同学出口了一大批二手仪器到非洲就赚了一大笔。”

楼教授沉吟了一下:

“如果出口非洲的话,的确不用太好。不过你如果在国内生产,再运到非洲,这生产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你完全可以去那边投资建厂嘛。”

林三七赶紧摆手:

“不行不行,那边不安全,整天打仗,兵荒马乱的,我如果建个药厂,那不就成为各种武装组织的活靶子嘛。到时天天有人来零元购,或者收保护费,多可怕。”

这个理由挺充分,毕竟非洲那旮瘩人命不值钱,敢去非洲投资的,无一不是“国”字头大企业,背靠国家才能保证安全。

这时候药学院的张院长突然眼睛一亮,显然有了一个主意:

“小林,既然你要办厂,到时拍地皮,办手续,买机器,招人工,这没有一两年下不来。要不,你直接买个药厂怎么样?反正你需要的药品都是低端货,不要多先进的生产线。”

林三七也跟着眼睛一亮:

“对呀,这个办法好,我也想过要去哪里收购一家药厂,这不是才过完年,还没有去外地考察嘛。”

张院长心情放松,背靠在椅子上:“不用去外地,我们学校就有校办厂。”

“校办厂?”

林三七还第一次听说都医大也有校办厂,一时有些为难了,毕竟校办厂可不怎么好拿下。

因为已经有一个坏榜样了,

比如当年娃哈哈也是校办厂起家的,最后成为股份制公司之后,国资和职工占了很大的股分。

宗老板活着的时候双方太平,宗老板一死,有人就想把小宗给踢出局,做得相当不地道,吃绝户。

还有一个坏榜样就是东广本地企业健力宝、加多宝,最后都是因为跟某些不可描述的集团各种缠绵最后给搞死的,所以林三七并不怎么愿意掺合到这种集体企业当中去。

看到林三七沉吟没表态,张院长有些急了:

“小林同学,现在也没外人,你有什么顾虑或想法都可以说说嘛。”

汪院长是知道内幕的,于是点了林三七几句:

“小林啊,咱们都医学院其实是有不少校办产业的,南方药厂听说过没?这个就是我们的校办厂,确切来说是张院长他们药学院的附属企业。

当年办这个厂呢,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政府也提倡学校自己办厂,自己找钱。所以药学院就利用自己优势创办了一家药厂。

这就跟我们都医科大学附属的几家医院一样的性质,受学校和学院的双重领导,性质也属于集体制,是带编制的。

九十年代的时候药厂还是挺红火的,不但替学校赚到了大把大把的钱,同时也成为了药学院的实习基地,当年还成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典型受到上级表扬是吧?”

张院长这时候也感慨道:

“九十年代还是卖方市场,我们生产多少药物就能销出去多少,产品是供不应求,为此南方药厂还风光过一段时间,可是进入21新世纪后就不行了。

咱们自己说说也没事,一个是药厂被管得太死,当初我们药学院的老院长想在电视上打广告,这个广告费学校就是不批准,说我们集体企业怎么能逐利?

后来我们想申请更新生产线,当时从曰本引起5条药品生产线需要2000万美金,学校同样不给批。理由是学校是让你药厂赚钱的,结果你反而要学校掏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