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刘柳镇的火车上,窗外不时有灯光闪过,黑漆漆的夜幕中,奔驰的列车像一根发光的萤火棒。
喝了点酒,邵勇和连双面对面靠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车厢里的灯熄了,偶然出现的灯光,透过车窗,照射着他们年轻英俊的面庞。那束束忽闪忽闪的光影,像波光粼粼的水波浪,像活泼的发光的小蛇。邵勇伸出手去抓。灯光滑得像泥鳅,没等邵勇扎煞开的五指攥成拳头,便狡猾地从指缝间溜走了。
连双在一旁看着,嬉笑道:
“喝大了吧!你这儿有点失态啊!”
“你没多,我怎么会多!你不是不知道我的酒量。”邵勇转头看着蜷在漆黑座椅中的连双,“你这次来找我啥事?”
“没事!就是想你了,想——看看你。”连双故意团着舌头,“结果,看你——被人围殴。”
“这么好心?来看我!声明下啊!不是我被围殴,是我殴他们好不好?”
邵勇赶紧拨乱反正,这个说法,他不能接受。这要传出去,民兵连的老兄弟,指不定怎么编排他呢!他可是要脸面的,不能任连双这么遭践。
连双喝了酒,情绪亢奋,可不想这么轻易放过邵勇。右手情不自禁地在座椅上拍拍打打,坏笑道:
“不是我出手,那个耗子,刀就捅过去啦!”
“就他!,也能碰着我?那你太小瞧你哥啦!他那样的,你哥我一个打八个。”
邵勇伸手,张开拇指和食指比划着,给连双看。连双却懒得瞧,手掌拍打着笑道:
“你行!你有种!你威风,还不行吗?”
“说正经的,你找我干哈来啦?”
在邵勇再三追问下,连双坐直身子,神情严肃,叹息道;
“原指望跟你混,也卖水果,可瞧今天这架势,练水果摊也不容易。”
“怎么?不拉猪啦!”
邵勇一愣,停顿片刻,狐疑地问。
“拉猪有啥好!整天在猪圈圈里打转转,又臊又臭的,干长了,还能娶上媳妇啊!”
连双无所谓的口气,话语间透着轻松惬意。邵勇才不相信连双会捧着金疙瘩不要,来和自己摔泥巴。
“你没讲真话吧!撂下金饭碗,舍得?”
“有啥舍得舍不得的!你这两年混得不也挺好吗?”
连双满身不老实,极力想岔开话题。连双越是不想纠缠,邵勇心里就越明白。
“出事了吧?老实交待!老规矩: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你不都猜到了吗?糊弄人的事漏啦!”连双耷拉着脑袋,声音变得低哑,“名声也臭了,谁还收俺的猪?”
尽管在意料之中,可邵勇仍为连双惋惜。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现在提起,连双仍感窘迫。俩人都不再说话,陷入深深地沉默。
邵勇想,连双在撞了南墙后,知道回头来找自己,说明他良知未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自己怎么帮他呢?摆水果摊?自己都要弃行了,干嘛还把连双扯进来?能不能拉连双贩水果呢?可自己钱不充裕,经验也没有,赔挣也说不准。挣了还好说,要是赔了,怎么对得起兄弟?
车厢里静得怕人。只有坚硬的车轮和冷硬的钢轨的撞击声不绝于耳。连双耐不住这番静,率先打破了沉寂,悄声说:
“哥啊!我看今天这事儿一出,倒有个空子。”
邵勇挪了挪身子,变换下坐姿,斜眼看着连双。连双咳嗽了声,继续:
“今儿洒桌上,那几个摊贩代表,啪啪拍胸脯子跟咱表决心啊!以后只要有事,喊一嗓子,大家一准听你的。这是好事啊!”身子玉柱般倒过来,凑近邵勇,“咱可以搞水果批发啊!咱们把水果从外面运来,然后批发给他们,让他们卖咱的水果,还怕没有钱赚?”仔细看了看邵勇,“不是,咱俩又想一块去啦!”
“兄弟,这回真让你猜着了。你要不说出来,我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邵勇伸手拍了拍连双的肩膀,“可是做买卖,有挣,就有赔。做大买卖,挣得多,赔得也多啊!”皱起眉头,“况且,我现在手里的钱也不够啊!”
连双听邵勇说干大买卖,顿时来了精神,急切地追问:
“做一趟大买卖,得多少钱啊!”
“没万八千的,哪敢出门啊!”
邵勇知道香蕉产地批发价很低,不会超过二毛,可收购香蕉,要雇车,要包火车车皮,要倒运,钱少了,打不开点。
连双面子一紧,因为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可仍然不死心,坚持说道:
“只要有路子,钱不是问题。我出一半,可以吗?”
邵勇闻听暗喜,可还是克制激动的心情,劝道:
“你可得想好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把钱砸进去,弄不好,就打了水漂,连个响儿都听不见。都不如过年放二踢脚,好歹还能听个动静。”
“哥,你别劝了。咱练武的人,能动手的,就别动嘴。干!不就完了吗?”
打瞌睡来枕头。真是想啥来啥!在邵勇为钱发愁的当口儿,想不到好兄弟连双前来投奔。难题瞬间解决,满天云彩都散。邵勇的心头一片亮瓦晴天。
七月,广西浦北热得如同蒸笼。山如青螺,水似萦带。山间一块块蕉田宛如翡翠,一片片似青衣水袖的蕉叶下,一串串密檐层叠的香蕉,已到了采收的火候。
邵勇和连双坐了三天三宿的火车、汽车,睁开眼,已是三千多公里以外。真不敢想象,有生之年,还能从北国来到南疆。
邵勇猛然顿悟;时间并不是钟表上的分针秒针,而是长长短短的距离。想到自己和连双分针秒针一样,从钟表盘一样的老家,跑到广西来,就觉得好笑。
高大蓊郁的蕉林,一眼望不到边。螺旋桨似的蕉叶,遮天蔽日。蕉林里空气虽憋闷,却透着香蕉收获时节,丝丝好闻的蕉香。
不来蕉田,也许永远不知道,香蕉是结在碧绿的蕉棒上,呈螺旋状,层层叠叠。沉甸甸的果实,大的,足有百十来斤,压弯了树干,要靠毛竹支撑。
日落前,邵勇和连双徒步赶到名叫金条的村子。村容破败,家家都是过度氧化的黑色。夕阳虽好,却如一只只旧鸟笼,沉入蕉林无声的绿海里。
村口的榕树下却热闹。一辆卡车停在路边,旁边搭着简易的工棚。聚着一群人,男男女女,身量都不高。不断有村民把从地里收获的香蕉串,或肩扛,或车载,运到榕树下上秤。
过了秤的香蕉串,被挂在悬索上。割蕉的青工,手持锋利的蕉刀,把香蕉一层层从蕉棒上割下来,丢到铁皮焊接的水池里清洗。
妇女把浸水的香蕉捞起,放到晾架上。晾干的香蕉,再经妇人的手,码在衬着牛皮纸的长方体竹箱里。一盘盘香蕉中间,垫上防摩擦的草纸。箱盖是一片竹编,相当结实。
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蓝背心、青布裤,晒得油黑,个头不高,却精壮的中年汉子迎出来。他上下打量着邵勇和连双。
因为天太热,邵勇和连双都是白衬衫,蓝的确良裤子,脚上蹬着北京板鞋。不敢穿背心,太阳毒得像针扎。开始起红疹,过了天就是白泡。俩人身材高大,眉目清秀,肩挎着背包,看着朴实,透着精明,散出威风,与普通的年轻人气场不同。
“贩蕉的?”
中年汉子,用生硬的普通话询问。
“是啊!听人介绍,就摸过来了!”
邵勇满面赔笑,热诚地与中年汉子搭话。连双安静地站在邵勇身旁,听俩儿人交谈。
“没猜错,是东北的老客吧?”
中年汉子眸子一亮,嘴唇边闪过一丝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