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赵魏楚三国欲伐燕,被赏杀皆为秦公子
燕、赵,国土相连。
燕都蓟和赵都邯郸,相距也不过一千多里,快马疾行三日至。
赵在十四日向燕宣战,燕王喜十七日就知悉了。
燕王喜半喜半忧。
喜的是秦国不会打过来了,忧的是赵国要打过来了。
但总体来讲,这位东北王者还是松了口气,秦国要比赵国强盛太多了。
他召开朝会,痛斥赵国扣押相邦将渠的无耻行径。以及刚收到五城同意停战,没几个月就再启战端的无义之举。
既然举国上下难寻男丁的赵国想打,那就重新打一场好了!
上次战败,是因为栗腹根本就不会打仗。
这次,他要找一位会打仗的人。
著有兵书《剧子》九篇,成名二十多年的燕将剧辛!
剧辛成名是在赵将时期。
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击退林胡、东胡、楼烦三胡时,剧辛都有参战。
后来赵国沙丘政变,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宫,剧辛就投了燕。
燕王喜认定。
曾和廉颇同朝为官,熟悉廉颇和大多数赵将的战法的剧辛一定能带领燕国取得胜利。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拜了将军,接下来就是征兵。
燕王喜下令。
抽调东、北边军十万精锐,加上内地二十万士卒,组成三十万大军迎战赵国。
上次战败,失了五城,缓过一口气的燕王根本不服。
这其中根本原因,就是廉颇只是败了六十万燕军,而不是杀了六十万燕军。
死在赵国的燕军只有十二三万,近四十五万燕军在燕赵停战后都回到了燕国,这就是燕王喜的底气。
坑杀数十万降卒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只有人屠白起敢干。
朝臣有人提谏言。
赵国出师之名是为其相邦,那把秦公子成蟜交出来,不就好了吗?
不少人附和之,都认为这是最好的做法。
见朝堂上人多势众,燕王喜犹豫片刻,坚定信念,要与赵国开战。
上一次讨论攻不攻打赵国,朝堂上也是现在一面倒的场景,几乎所有燕臣都赞同攻赵,只有将渠、乐间强烈反对。
燕王喜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伐赵,大败。
将渠、乐间是对的。
这一次,大多数人说交出秦公子。
乐间不在,将渠走的时候再三强调要燕王喜不能交。
燕王喜决定听将渠的,因为将渠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燕王喜一人的开战抉择,让刚刚消停了的蓟,迅速紧张起来,厉兵秣马。
待过去几日,随着信使将消息传达燕国各地,整个燕国都会重新紧张起来。
诸多信使带着燕王命令上路,自蓟这个中心辐射向四面八方。
信使出蓟,外使进蓟。
燕王喜派往列国的信使一一回来了,带来了诸侯的回复。
楚王说:
“寡人早就听闻长安君大贤,想要请长安君来郢指教如何治理国家。你燕国囚禁这样的贤者,寡人要是和你联合不就也不讲道义了吗?我楚国做为中原的礼仪之邦,绝不容许这样的事发生。”
楚以救长安君之名,向燕宣战。
韩王说:
“寡人很痛心燕王遭遇,希望燕王联合其他诸侯,一起对抗秦国。等到秦国军队都去攻打燕国,秦国内部无兵时,我韩国会在这时攻打函谷关。秦军到时必军心大乱,在外的秦兵被打败,关中的土地被攻占。”
韩王以等待攻秦时机为由,按兵不动。
齐王说:
“秦国现在师出有名,是正义之战。你燕国交出秦公子成蟜,秦国要是得了人还要伐燕,就变成了不义之战。面对不义之战,齐国一定会帮燕。”
齐王以秦攻伐有名为由,让燕先交人,按兵不动。
魏王说:
“这说到底都是你的过错,你为什么要囚禁长安君?为什么扣留秦公子?你快把公子成蟜这位贤德君子放了,否则寡人大军不日将到。”
魏以维护道义之名,向燕宣战。